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在香港廉政公署「喝咖啡

在香港,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廉政公署———反貪倡廉的急先鋒。廉署查案,經常先請有關人士「喝咖啡」,因此,廉署請「喝咖啡」便成為協助調查的代名詞,時常掛在市民嘴邊。但廉署如何查案、破案卻始終充滿著神秘感。10月7日是廉署今年的第一個開放日,記者進去走了一遭,為讀者探個究竟。

     記者與幾百名香港市民一起進入廉政公署。透過走廊的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幾名身著制服的廉署工作人員正守在報案中心裡接聽電話。陪同參觀的廉署「導游」說:「市民可以打廉署的熱線電話報案,這裡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有工作人員接聽電話,還可以寫信到香港1000號信箱,有電腦的也能在網上報案。」一位市民好奇地問:「匿名報案接不接受呢?」女導游回答說:「匿名報案,廉署一樣受理。由於所有資料我們都會做足保密措施,所以廉署希望市民能夠具名報案,這樣可以方便我們的工作人員盡快展開調查。」
     廉署電腦鑒證科專門對付電腦犯罪。在現場,一位小朋友在電腦輸入一個密碼「y76t」。廉署工作人員啟動解碼程序,一眨眼便解開這個密碼。參觀的人群嘖嘖稱奇,導游解釋說:「這個部門不僅負責破解密碼,還原那些被罪犯銷毀的電腦記錄,而且還用電腦來分析電話繳費單、財務記錄等證據,確定調查的方向。」
     廉署人員佩帶什麼樣的武器,是許多男士最感興趣的。在槍械組,導游展示了他們常用的幾種手槍,有槍管較長的史密夫威遜手槍,也有攜帶方便的曲特偵探手槍。除了能抵擋9mm子彈的防彈衣、可以伸縮的警棍、小型催淚器,大家還都盯著一支「開門槍」。工作人員比劃著說:「這是破門工具,如果使用得力,能產生高達兩萬公斤的壓力,一下就能打開鐵門。」
     走進單面鏡證人認人室,不少小遊客好奇地貼著玻璃向外張望———證人可以從外面清楚地看到裡面,而裡面的犯人卻一點也看不到外面;有些還調皮地站在號碼後擺出架勢拍照———那是罪犯和一些臨時演員列隊供證人辨認的地方。認人室的負責官員描述說:「以前,罪犯站成一圈,證人圍著他們走,認出來後就拍一拍罪犯的肩膀。由於要當面接觸,不少證人不敢站出來認人。所以廉署於1987年率先在香港執法機關中使用這種單面鏡,保護證人的安全。每次認人時,我們都會請一些臨時演員來,把犯人混在他們中間,證人只需在鏡後面說出號碼。」
     廉署的拘留中心曾經關押過不少貪污重犯,想像中一定是戒備森嚴的,但記者走進去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打開鐵閘,裡面有床有桌椅,干淨整潔,光線充足。關上房門,廉署工作人員能夠通過門上的貓眼來監視房內的動靜。導游介紹說:「罪犯住進拘留室之前,首先要先『打包頭』,也就是把隨身物品比如手錶、皮帶等等交給廉署人員保管。這樣做,一來防止他們自殺,二來也保護廉署工作人員的安全。」
     最後,大家來到真正喝咖啡的盤問室。4張沙發椅,一張三角台,除了兩部錄像機全程錄像之外,這個令貪污分子喪膽的地方併除沒有什麼特別設施。有市民甚至失望地說:「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陰森恐怖的!」

新聞背景
     六十年代後期,香港貪污活動猖獗,警隊更是重災區,當時的港英政府不僅聽之任之,一些英方高級警員更猖狂地公開索賄,普通市民則敢怒不敢言。1973年,英籍總警司葛柏在接受貪污調查期間竟輕易地逃離香港,激起民憤,大批市民上街遊行抗議。香港廉政公署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於1974年2月成立的。它成立之後迅速展開反貪工作,並首先向警隊內部的貪污集團開刀。
香港特區廉政公署獨立於其他政府部門,直接向特區行政長官負責,確保自身的獨立性。它按照香港《廉政公署條例》、《防止賄賂條例》等法規賦予的特定權力展開工作,採取調查、預防、教育三管齊下的策略打擊貪污。廉政公署下設執行處、防止貪污處和社區關系處3個部門,現有1300多名工作人員,其中有一半以上在廉署服務已超過10年。
返回列表